工程机械行业的发展从来都不是独角戏,这艘巨轮在航行过程中时刻要面对来自各个方向的风的侵袭,或顺风助力,或逆风添堵,在种种挑战中努力保持航向。那么2013年风从哪里来?工程机械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哪些因素影响?让我们一起来盘点2013年工程机械发展影响因素。
全球基建加速拉动工程机械需求增长,保障房、水利建设、城轨等稳步推进,让工程机械吃下定心丸,新型城镇化政策促使企业瞄向小型工程机械,对外承包高歌猛进,工程机械走出去海阔天空,“以旧换再”能否推动再制造产业上新台阶?“微刺激”出炉工程机械受益几何?公务车改革能否利好专用车采购?环保产业又蕴藏了几多机会?十大影响因素,下面为您一一道来:
全球基建加速拉动工程机械增长
新一轮全球基础设施建设浪潮正在掀起。
2013年,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纷纷抛出规模庞大的基建计划。英国提出,到2015年要投资1900亿英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欧盟计划在2020年前投资1.5万亿美元建设公路交通,投资150亿欧元用于信息能源和基础设施;日本因城镇化发展进入后半程及灾后重建,也释放出巨大的基建需求。
而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当中的发展中国家,基建需求更是巨大。有机构预测,未来五年,亚洲、拉美等新兴市场的基建需求将从目前的1.5万亿美元增加到2017年的2.3万亿美元;亚洲开发银行预计,今后七年,东盟国家每年基建需求量为600亿美元;海湾六国正在规划环海湾铁路网,预计投资1600亿美元;南美洲也将实施南美一体化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覆盖整个南美大陆的交通运输行业设施建设将需要1200亿美元,等等。“到2020年,全球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将达到12.7万亿美元。”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商务参赞陈润云表示。
全球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需求量将保持增长,对于全球工程机械行业而言无疑是一个最好的提振消息,而对于近年来在海外市场愈发风生水起的中国工程机械企业而言,更意味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保障房建设对工程机械敞开大门
众所周知,工程机械行业与地产行业密切相关,高峰时工程机械产品销售40%与房地产相关,而国家层面持续的房地产调控很大程度上缩减了工程机械产品的销售空间。不过,政府左手调控商业地产,右手同时在加速推进的保障房建设某种程度上却又抵消了这种负面影响。
按照计划,2013年,全国计划新开工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630万套,基本建成470万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666万套,基本建成544万套,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如火如荼的保障房建设让在商品房建设中放缓脚步的工程机械产品再次有了用武之地,而且,好消息是,2014年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有望开工600万套以上,保障房建设仍在向工程机械敞开大门。
审批权下放引发轨交建设潮释放工程机械需求
按照2003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
申报发展地铁的城市,城区人口应在300万人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100亿元以上,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规划线路的客流规模达到单向高峰每小时3万人以上,这些规定,使得很多城市的“轨交梦”难以实现,直到2013年5月13日,轨道交通审批权的下放,让许多城市“圆梦”,也让轨道交通迎来建设潮。
到目前为止,全国共有36个城市获准建设轨道交通,15个城市的2000多公里城市轨道交通投入运营,还有相当一部分项目在建。今后3年,新增的1000公里运营里程将使青岛、无锡、常州、福州、东莞、郑州、长沙、南昌、哈尔滨告别无地铁历史。这1000公里的运营里程相当于过去40年运营总里程的一半。同时,据测算,新增运营里程将带动投资6000亿元至7000亿元。
“到2015年我国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达3000多公里,‘十三五’期间还要增加3000公里。”
水利建设持续拉动需求
按照水利部要求,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总投资力争较上年增长10%以上,投资总额有望达到3700亿元以上。
以陕西为例,2013年该省水利发展态势良好,前10个月已完成水利投资170亿元。11月20日的陕西省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场会上又确定到2014年4月底,陕西省计划完成水利投资100亿元。
近年来,全国各种地质灾害及气象灾害频频,在防汛抗旱等各种救援工作以及水利建设过程中,挖掘机、装载机等为代表的工程机械设备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各地不可或缺的救援力量,各地政府也纷纷加大了采购力度。如今在一些大规模的抢险救援场合中,几十上百台工程机械设备联合作业的场景已经越来越普遍,比如山河智能今年在水利项目上豪取共计102台设备的大单。
行业资深分析师认为,未来10年国内水利建设将保持高速发展,而水利建设是工程机械产品的重要使用市场,因此,国家对水利建设的重点政策支持,将直接拉动对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起重机以及桩工设备等各类工程机械产品的需求。
新型城镇化带火小型工程机械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日前在北京落幕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则提出了新型城镇化规划的主要思路。与以往提及城镇化不同,此次会议明确提出城镇化是长期的历史进程,因势利导,使城镇化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
事实表明,快速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分析称,城镇化在未来10年可拉动40万亿元人民币投资,可对国内多个行业和板块产生深远影响。对于机械行业来说,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工程建设的项目数量,将会扩大对机械设备的需求。
机遇来袭,众多工程机械制造企业纷纷将目光瞄向了这一领域。
比如三一,作为国内最早布局新型城镇化的工程机械龙头企业,三一“小而美”的随车起重机、V8成套混凝土设备、C9系列挖掘机等正徐徐开进新城镇,以环保节能的优势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努力;卡特彼勒,针对中国正在推进的城镇化进程和农村建设在今年6月份隆重推出了E系列小型液压挖掘机;中联重科,正享受以政府为主导的新型城镇化与全球性企业的工业化这种良性互动带来的显赫成果,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曾在多个场合说过,“中联重科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
可见,新型城镇化作为工程机械行业发展的新契机,正引起行业企业的广泛关注。
政策护航企业积极“走出去”
2013年,商务部继续完善“走出去”政策促进体系、服务保障体系和风险控制体系,采取积极措施深入贯彻“走出去”战略,推动对外投资合作业务快速健康发展。
12月19日,商务部在京发布《2013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指南》覆盖全球165个国家和地区,涵盖了我国对外投资合作的绝大部分业务。
调查显示,1-10月,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973.3亿美元、新签合同额1246.1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1.8%、12.3%。新签合同额上亿美元的项目262个,比去年同期增加61个。截至10月底,累计签订合同额1.12万亿美元,完成营业额7529亿美元。
政策的鼓励支持、承包工程的带动加上企业自身的努力,使得工程机械企业在海外取得长足的发展。另外,海外市场扩张能够促使中国企业更快与国际化接轨,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生产机制,有望使企业真正走上科技创新的道路,从而提高技术水平,因此,国际化战略正成为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发展思路,众多企业着手拓展海外市场。
不过,2013年人民币的大幅升值,也让工程机械出口受到冲击,导致企业出口利润下降,削弱了“中国制造”的价格优势,海外市场竞争力下降。
微刺激带来新机遇
从今年7月开始,中央政府为活跃实体经济,相继采取“对超过600万户小微企业暂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和“为出口企业简化审批流程”等一系列刺激计划,被称为“微刺激”。
与之前大规模的刺激计划不同,“微刺激”相对更为温和,并利用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改革,力求简政放权,收窄政府权限,让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有更大经营空间。
中联重科在半年报中指出:“下半年国家‘微刺激’政策的实施,将给工程机械市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国内下半年“微刺激”政策的实施,国家中西部铁路建设、棚户区改造、城市基础建设以及节能环保设施建设等将给国内工程机械市场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以旧换再”促进再制造发展
与制造新品相比,再制造可大幅节约能源、原材料和生产成本,降低污染物排放,有利于实现充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因此“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再制造产业,据外界预计,国内再制造业空间巨大,到2015年,再制造行业总产值有望达到1500亿元。
2013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质检总局发布《关于印发再制造产业“以旧换再”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正式启动再制造产品“以旧换再”试点工作。
“以旧换再”是指境内再制造产品购买者交回旧件并以置换价购买再制造产品的行为。对符合“以旧换再”推广条件的再制造产品,中央财政按照其推广置换价格(再制造产品价格与旧件回收价格的差价)的一定比例,通过试点企业对“以旧换再”再制造产品购买者给予一次性补贴,并设补贴上限。该政策的推出,或将促进再制造行业的发展。
除了整机,发动机再制造也进入快速发展期。11月2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内燃机再制造推进计划》,推动内燃机再制造产业规模化、规范化发展,促进内燃机工业形成循环型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计划》提出到“十二五”末,内燃机再制造产业规模达到300亿元,内燃机再制造产品配套服务产业规模达到100亿元。
公务车改革专用车采购迎机会
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将公务车改革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其中第二十五条明确规定,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但保留必要的执法执勤、机要通信、应急和特种专业技术用车及按规定配备的其他车辆。
据此,业内人士分析,虽然一般公务用车采购规模受公车改革政策影响较大,但有一类公车却能在公车改革的大势下保持稳中有增的发展态势,即专业用车。
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编辑了解到,受一般公务用车采购数量日趋稳定和公务用车采购政策的影响,近年来车辆采购呈现出以下趋势:一方面一般公务用车采购项目数减少,采购规模增长缓慢甚至呈下降趋势;另一方面,执法执勤部门用车和专用车采购份额占比增大,专用车市场需求充分释放。其中专用车辆品种丰富多样,包括消防车、救护车、环卫车、电视转播车、挖掘机、装载机及自卸车等。
以天津为例,今年1月-9月天津公务车购买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7%,金额增长68%,而其实现双增长的根源即在于建设“美丽天津”对专用清扫车等环卫国辆的需求;而黑龙江则因每年的大量降雪,导致清雪车采购量骤增。
工程机械节能环保大势所趋
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未来工作的五个重点之一。财政部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关于201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中指出,2013年节能环保支出2101.27亿元,比上年预算数增长18.8%,比上年执行数增长5.1%。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会长祁俊曾说过,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工地”,工程建设带动着工程机械行业飞速发展,而由于对工程机械产品排放要求一直比较宽松,导致市场上充斥着大量高排放的产品,成为目前我国环境的沉重负担,因此,呼吁国内工程机械行业走节能环保之路。
顺应形势,各工程机械企业接连开始在节能减排上下功夫,并争相推出各款环保节能产品,而高能低耗的LNG产品更是受到广泛青睐,从最早的重卡,到后来的装载机、如今的挖掘机,乃至混凝土搅拌运输车、泵车等众多工程机械细分领域,LNG产品正以势不可挡的态势汹涌而来。
中国环保机械行业协会最新发布的分析报告预计,2013年节能环保工程机械行业战略机遇期凸显,预计全行业增长率将超过25%。专家预测,为完成节能减排任务,未来5-10年工程机械行业将成为我国促进节能减排的重要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