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联重科[-1.38% 资金 研报]的“超大型塔式起重机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颁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联重科建筑起重机械公司副总经理喻乐康作为代表领取奖项。据悉,该项目突破了多项超大型塔机技术瓶颈,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桥梁建设水平,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技术,实现了超大型塔机的规模化生产,打破了国外品牌的垄断,对国家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十年磨一剑:突破超大型起重机关键技术
中联重科一直在塔式起重机技术的研发创新中处于全球领先水平。早在20世纪50年代,中联重科的前身建设机械[-2.09% 资金 研报]研究院便奠定了我国塔机技术的根基。中联重科成立后,其塔机技术研发团队成果斐然,而此次获奖的“超大型塔式起重机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便是研发团队深耕塔机技术领域几十年来的集中成就。
近年来,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显著特征的大型模块化施工技术越来越成为大型工程建设的首选模式。大型模块化施工通常需要具有大起重量、大起重力矩、大工作幅度、大起升高度以及高可靠性的起重设备支撑,超大型塔机作为唯一能同时兼顾这几种性能指标的起重设备,成为了大型模块化施工不可或缺的关键装备。
在施工技术转型发展的机遇下,中联重科在2004年便成立了旨在突破塔机产品尖端技术的“超大型塔式起重机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组,以确保“安全”、提升“超大起重能力”、提高“精确就位能力”为目的,研发、提升绿色、高效施工相关的技术。在近10年间的研究中,项目组先后攻克了超长重载臂架设计及控制技术、重载超大容绳量卷扬系统设计及控制技术、超大型塔机安全作业技术等三大难点课题。以这三项技术为核心所开发的13款产品屡次创下了建筑领域的新纪录。
科技创造价值:明星起重机登上世界舞台
依托“超大型塔式起重机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所研发的先进技术,中联重科自主研发了D5200-240塔式起重机,该产品集中展现了研究项目的尖端成果,并在全球主跨距最大的三塔二跨悬索桥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工程中创造了多项中国桥梁建筑史上的“第一”——起重设备第一次实现了将200吨以上物体一次性提升到200米以上的高度,桥梁钢塔结构第一次能在90天内安装42个节段。而在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的工程建设中,由于D5200超强的起重能力,大桥设计方案得以改进,直接节约了高达7.2亿元的项目投资。
该项目催生的另一个明星产品D1250-80塔式起重机是获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全球工作幅度最长的塔机。它是全球首台臂架长度突破100米的塔机,工作幅度长达110米,满足机场枢纽、水利水电、运动场馆和桥梁建设等重大工程对塔机提出的工作幅度超过100米的特殊要求。试制样机完成型式实验和工业性考核后,即迅速被投用于厦门国际中心工程。由于其工作覆盖面大,大幅减少了起重机的数量,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颇受用户青睐。目前,D1250-80塔机活跃在全国多个电站、运动场馆的施工现场,有力地支持了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中联重科的塔机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虹桥交通枢纽等大型建筑工程,不仅打破了以往超大型塔机核心技术长期被国外品牌垄断的局面,还实现了在澳大利亚、新加坡、土耳其、阿联酋等十余个国家的批量出口,近三年来都在塔机市场上位居全球第一。
据喻乐康介绍,“超大型塔式起重机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近三年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0.23亿,获发明专利授权16项,实用新型37项,直接影响修订国家标准4 项,项目科研人员发表论文7篇,系列产品多次被同行专家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与此同时,鉴于中联重科在塔机等起重机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2012年8月,国际标准化组织——起重机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由英国迁到中国,落户中联重科,这也是中国唯一的工程机械制造行业国际标准化秘书处。
坚持科技创新: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
国家科技进步奖是对中联重科多年来致力于行业科技研发,产品自主创新的最好褒奖,与此同时,作为全球工程机械行业的领军企业,中联重科还在过去的一年里还取得了更多令人瞩目的科研成就。
产品研发方面,中联重科在2013年实现了获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全球最长的桥7节臂101米碳纤维臂架混凝土泵车的首次商用,推出了全球最高的113米登高平台消防车DG113,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此外,目前世界上功能最全的楼站式人工砂石生产系统——连续级配混凝土搅拌楼也在2013年实现了生产销售。
在技术研发应用方面,中联重科制订了高强钢应用系列技术、多轴底盘系列技术、电磁兼容系列技术三大技术的设计规范和技术标准,并实现了百米级举高消防车关键技术、等离子-电弧复合焊接技术等8大关键技术有效转化,大大提升了相关产品的性能效果。
此外,中联重科还积极投身于国家项目的研究工作中,全年共牵头承担国家计划2项、完成863和973课题验收2项,并组建了行业唯一国家级创新平台——流动式起重机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获得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等一系列科技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