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电视台制作播出了我国第一部宣传装备制造业的大型高清工业电视纪录片《大国重器》,展现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创新发展与艰辛历程。作为工程机械行业从业者,被中国装备制造的奋发图强与赶超精神深深感染。装备制造是一个国家的脊梁,是国家意志的重要体现,是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在片中,我们看到了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实现的一个个历史性技术突破,以及充满艰辛的发展历程,看到了工程机械行业的身影:徐工、山推,上海宝马展等等,带给我们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工程机械作为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部纪录片里给我们带来哪些思考? 攻克核心技术 国家支持与企业自主创新密不可分
创新,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经过60多年的风雨历程,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现已发展成世界工程机械产销大国,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做出了突出贡献。在这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工程机械人们依靠创新的力量,实现着一个个历史性跨越。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时间里,我国民族工程机械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营销模式都取得了创新性地发展。我国挖掘机、装载机、混凝土机械、路面机械等从最初依靠外资品牌,到如今民族品牌强势崛起,可以与国际巨头比肩。但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在这一领域,我们依然在核心零部件上受制于外。
在《大国重器》中,我们看到,西气东输是我国能源供应大动脉,建有全世界最长的输送管道,全长15000多公里,每200公里就必须要有一个加压站,加压站最核心的设备就是压缩机组。而这些压缩机组在最初的十几年里完全依赖进口。为实现核心压缩机组的国产化,从2008年开始,中国开始组织力量研制,当时集中了全国近十家不同领域的机械企业,举一国之力研制关系到国家能源的战略发展的关键设备。
目前,我国工程机械领域大部分依靠企业自主创新,并取得了很多成果,在很多领域都打破国外垄断,其中很多产品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是工程机械几代人创新钻研的结晶。但在核心零部件的研制生产上却始终没有实质性突破。然而,令人鼓舞的是国家现在高度重视工程机械零部件的自主研发,给予很多政策和资金的扶持。现在,国内工程机械大型企业徐工、三一、柳工、山推、临工等都在加快关键零部件的自主研发,并取得阶段性的成果。未来,在国家持续支持和推动下,企业充分发挥自主创新的精神,争取早日攻破这一难关,使工程机械真正扬眉吐气。
精益化生产 需要全产业链协同作战
如今,在工业制造领域,精益化生产已经成为最有效的生产管理方式,被工程机械企业广泛采用。在《大国重器》第三集里,印象深刻的一幕是,中国北车唐车公司的国际焊接教练孙斌斌,她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取得国际焊接教师资格的女教师。她讲述了在德国学习焊接技术时的一个经历。当时,她焊接的铝合金板表面看起来非常光滑,甚至比老师焊得都好。但打开后,里面的一条黑线,让她无比汗颜。这条黑线,表明未熔合,是一种严重缺陷。焊接不是要求表面光滑,最重要的是内部质量。这就是现代工业的精益化生产标准,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种严谨的精神是所有工程机械制造企业应该学习的地方。
在工程机械制造生产过程中,仅仅整机企业做到精益化生产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一台工程机械产品涉及数以千计的零部件,任何一个小的零部件出现问题,都会对整台机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精益化生产,要求整机厂家、配套件企业等全产业链都能贯彻精益化生产理念和执行标准,大家协同作战,才能生产制造出高品质的工程机械产品。
《大国重器》展示的不仅是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成果,最重要的是告诉我们,在这条艰难的道路上,我国装备制造人的集体智慧和创新精神,驱动着一代又一代人们前赴后继。在这条路上,创新,是永远的动力。通过创新,我们不断实现着历史性的跨越。同时,精益化生产,要逐步延伸到全产业链,让装备制造从最基础做起,逐步向高端化发展,向装备制造强国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