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召开2013年科学技术大会,对获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成套工艺技术及装备”项目,给予重点奖励。同时对3项获得国家、省、行业奖的科技成果,6项获得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13项二等奖项目、19项三等奖项目给予奖励。同时表彰了23名优秀设计师和26名优秀工艺师。
近年来,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上市代码601608)通过一系列的变革与发展,以核心制造及多项核心技术打造了一个中国重型装备制造业界的领军企业形象。
据悉,2012年技术创新推动了中信重工的稳定发展,新产品贡献率达到74.3%。
技术创新是核心战略
公司董事长任沁新在大会上说,为进一步增强企业全球竞争力,企业面临着进一步转型,当前的外部环境变化与市场发展需要中信重工进一步的转型,中信重工的转型更是基于对自身能力的深刻把握。其战略意义在于不断构建新的生命曲线,在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中谋求新的跨越和可持续发展。
中信重工将继续把技术创新作为核心战略,以技术创新引领市场,不断完善和强化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发挥技术中心整体功能,构建自身核心优势。以技术驱动、人才驱动、资本驱动和文化驱动四大驱动力,加快实现公司由制造型企业向高新技术企业、由主机供应商向成套服务商、由本土化企业向国际化企业的“三个转型”。
公司副总经理王继生介绍,2012年技术系统全年完成新产品试制18项,新产品鉴定6项;申请专利68项,授权54项,其中发明专利22项,再创历年新高;获软件著作权证书8项,软件产品证书7项,有5项软件产品被河南省工信厅评为“2011年度优秀软件产品”。
2012年,中信重工新增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1人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1人获全国“讲理想、比贡献”活动科技标兵荣誉称号,1人获“河南省技术创新先进个人”,1人进入省杰出人才计划。公司技术中心获“全国节能先进集体”,获评“河南省优秀技术创新企业”、“2012年河南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20优企业”、“2012年中国制造业10大创新企业”。
2012年是中信重工技术成果数量最多、层次最高的一年。
公司研发的“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成套工艺技术及装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矿井提升智能恒减速电液制动系统”获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能源科技进步二等奖,“绿色焊接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高压辊磨机工艺技术与设备研究”、“煤化工装备棒磨机组”、“年产120万吨矿渣立磨及粉磨工艺系统”等也获地市奖项,“工业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新技术”荣获金袋鼠世界创新奖。
中信重工在技术创新能力和成套工程能力上也有了显著提升。矿山重型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将要建成的系列热加工实验平台和立磨、褐煤高压成型实验室进一步提升了实验室的水平。
此外,中信重工成立了低温介质余热利用研发中心,掌握了水泥余热、干熄焦余热、烧结矿余热、硅冶炼炉余热发电的核心技术。新开发的干熄焦余热发电技术已在平煤首山开始建设示范工程。密闭炉冷烧结矿余热发电技术已具备工程化条件。活性石灰超低温余热利用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正在落实示范项目进行验证推广。
核心技术促进成套产业
工程成套技术是中信重工近年来高速成长的一大业务靓点,2012年工程成套更是呈现几何式增长,全年新增成套订货56.9亿元,拉动了公司经营规模和效益水平的提升。
王继生说,2012年技术系统以缩短研发周期、融合市场需求为方针,加快了高新技术产业化、成套化进程,45个重点研发项目按期完成。
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集机电液及智能技术于一体的5米开敞式、无轨运输硬岩掘进机已投入生产。
以恒减速闸控技术及嵌入式软件产品为核心技术的自动化公司已被培育成全省最大的双软企业。
2012年澳洲SINO铁矿世界最大覫7.9×13.6米球磨机及覫12.2×11米自磨机成功投产,淡水河谷液压旋回破碎机投入运行,并进入满负荷生产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