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九一八”事变81周年的前夕,佳能宣布位于苏州、珠海和中山的三家工厂在9月17日和18日停工2天,随后,这一时间又被延长至9月19日。
不仅仅是佳能,日本的丰田汽车、松下、优衣库等耳熟能详的日本品牌都在经受着考验。而那些与日本品牌供应和销售紧密相连的中国企业也在焦虑中静待事件的发展。
中国产品失去顺风车
望着窗外抵制日本产品的游行人群,佳能东北地区大型经销商刘经理五味杂陈。一方面他理解游行人群的情绪,而另一方面,他赖以生存的职业,严重依赖着日本产品——照相机。
在国际的数码相机市场中,佳能、尼康和索尼这些日本品牌,分别列市场占有率的头三把交椅。这些日本品牌又像相互之间形成默契一样,各自推出自己的系列产品,彼此只形成少量竞争,更多的产品功能是相互弥补,使得这个销售领域严密地被日本品牌所占有。
“这是绝对优势,没有哪个国家的企业可以弥补。”刘经理只是在商言商地表达。
这也是刘经理的“不幸”所在,“我不同的店面里面,卖佳能也卖尼康还会卖索尼的产品,但是他们清一色的都是日本品牌。日本品牌在单反高端相机上有绝对的优势。”
受到钓鱼岛事件的影响,在国内多数城市都发生了反日时间,并出现了抵制日本产品的潮流。
在近半个月的时间内,刘经理的几个销售门店的销量严重下滑。但是究竟下降的程度,“现在还没有办法估计。”刘经理解释,“因为日本产品在这一领域有不可替代性,所以这种消费也许只是被延缓,而不是被其他品牌代替。”
究竟延缓到什么时候,刘经理自己也难以估计。
在不久之前,刘经理前往北京参加了佳能博览会,“佳能中国区总裁小泽秀树还宣称,到了2017年,中国的销售额将突破100亿美元。”
面对目前的状况,刘经理认为,“最大的损失并不是日本企业,而是中国产品。”
按照目前的模式,“佳能有大量的经销商,并发展了完善的渠道,终端价格非常透明,所以佳能的经销商的利润非常低,个别产品经销商还会负利销售。”
而真正让经销商赚钱的是,“配合相机销售的各种配件,比如滤光镜、三脚架、相机包等等”。
“卖一台相机的利润要比卖配件的利润低很多。”刘经理表示,“这些配件很多都是国产的。”因为相机销售非常惨淡,随之而销售的国产配件“受到的影响非常大”。
本土化困惑
对于佳能而言,这也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时期。
原本在9月18日进行的对中国区总裁小泽秀树的媒体专访被临时取消。理由是,目前的形势不适合高调出现。
不久前,佳能在中国召开大型博览会,时隔几日,佳能便被政治“流弹”所伤。
在佳能博览会上,佳能全球会长富士夫御手洗还把希望完全寄托在中国市场,他把世界经济分为4个部分,而中国是唯一还有销售潜力的市场。在富士夫御手洗的演讲中,“中国的内销市场需求强劲,而日本发展力不从心,美国处于缓慢复苏的状态,欧洲则日益恶化。”
虽然对中国抱有希望,但是政治的影响依旧是佳能的“梦魇”。同为日本的企业的松下,其在青岛的工厂甚至出现了起火的现象。
随着停产消息的公布,9月18日,在美上市的松下(PC.N)截至9月17日收盘报每股7.21美元,下跌0.11元,跌幅1.5%。佳能(CAJ.N)下跌1.10美元报35.20美元每股,跌幅达3.03%。工厂停产显然是受到了极大的压力。
“(停产)是工厂自己和位于东京的总部联系的,不是中国总部提出的申请。”佳能公关部门人士介绍,“这和当地的情况相关。”
据了解,佳能停产的苏州、珠海和中山工厂中计有员工1.2万人。
在佳能的记忆中,这并不是第一次出现极端的反日情形。2003年,同样由于钓鱼岛问题,全国激起了反日浪潮。“那个时候,有很多日本企业都已经跑了,但是佳能还是在坚守。”佳能人士向记者表示。
在佳能中国总裁小泽秀树看来,佳能是一个“中国企业”。这个“中国企业”的标准是,超过90%的员工来自中国,复印机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以及销售链条完全都在中国。而日本总部,对中国区也没有利润上缴的特别要求。
“佳能公司的会长曾经跟我说过,他可以不要分红,大家都知道佳能(中国)最大股东就是佳能日本总公司,总公司会长不需要太多分红,甚至可以不给他分红,如果在中国赚钱,销售比较好,利润比较高,要把这个钱用在中国市场的投资上。”小泽秀树曾经对记者表示。
虽然,小泽秀树对中国企业这一理念非常认同,但是每一次受到政治影响,佳能的日本符号就非常明显。
同样,在北京三里屯遮住Logo的日本品牌优衣库也存在类似的困惑,“我们的绝大多数产品都是中国制造的。”显然,优衣库对于未来的销售也没有太多的担忧。
“优衣库在我们这里订单羽绒服和运动服装都很正常。”常州一家优衣库的代工企业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