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欧元区将要第二次跌进低谷,但强大的德国市场和全球经济的恢复给西欧起重机行业带来了一线希望,有望走出低谷。
西欧历来是起重机行业最重要的市场之一,对全地面起重机的需求居于全世界最高水平。这些需求的大部分来自德国,占了欧洲全地面起重机市场几乎一半的份额。这归功于德国在经济危机后的快速恢复,给陷入困境的市场提供了得以喘息的机会。
没有人能够指望西欧的经济会在2011年迅速恢复,少数人认为2012年经济会第二次跌入深谷,所以整个行业在“等等看”的形势下已度日多时。
企业已经适应了建筑行业中普遍的不确定性,尽量避免因项目拖延或取消所带来的损失,造成手头积压大批不用的设备。
但从另一方面说,如果不能够抓住瞬间即逝的机会也是一种损失。
对美国制造商马尼托瓦克负责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业务的执行副总裁Philippe Cohet来说,保持平衡非常重要,但同时也是困难的。
“对西欧国家来说,在形势不明了时,我个人的意见是否定的,但这个决定显然会面临各式各样的挑战。在目前的形势下,挑战之一是买起重机的人会在最后一分钟才做决定,这使得手头有货的制造商才能实现销售。所以如果交货期为2、3个月,则可以成交,而让用户等6、7个月则会丢掉这笔买卖。
“我们已经大大地强化了我们的供应链。这是我们多年推行精益生产的结果,它稳定了流水线的生产和简化了零部件的管理。”
对于马尼托瓦克德国威廉工厂来说,这样做就要完成按订单组织生产向按销售预测组织生产的方式转换。
“幸运的话,接到订单,按时发货。不幸运时,起重机则成了库存,不得不放上几个月,直到最终找到用户为止。但这种情况却缩短了交货时间,因为有了库存,只要几周就可以发货,确实对成交有好处。
“这是我们要做的一个重大决策,有时从现金的角度上看是困难的,因为营运资金上涨,但目前这样做还是相当顺利的。”
这种基于“准时制”生产方式的精益生产重组在2011年帮助马尼托瓦克解决了许多供应链的问题,这在财务报告上曾多次提到。
与西欧其他国家相比较,德国的出口业务快速恢复,工程机械零部件供应商很快就发现他们被大量订单包围,完全无法及时满足这些订单的要求。
多田野的销售总经理Thomas Schramm解释说:“我认为许多供应链的问题其实是德国的经济问题。去年德国的经济确实有所增长,并且是在糟糕的2010年和2009年之后的快速增长。
“由于其它行业要比轮式起重机行业大得多,它们消费了大部分原材料,尤其是液压元件,如液压泵等。”
快速复苏的采矿业确实对供应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他们需要时间来调整某些液压元件的产量,以便满足市场需求。
然而,尽管这些通用件的供应问题能够快速解决,但对在欧洲运营的制造商来说,最大的压力还是来自于排放标准欧IIIb向过渡第4阶段转换的问题,这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将一直延续到2014年第4阶段标准正式实施之时。
在进行大量投资的同时,管理好“准时制”生产以满足全球用户的需求仍然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Cohet说:“发动机排放从第3阶段向过渡第4阶段的过渡对供应链施加了巨大的压力。这是由于起重机发往不同的地区,发动机不一定非得一样。这样做限制了灵活性,不仅仅是限制了制造商,同时也限制了在不同国家经营的跨国租赁商,如Sarens这样的大公司。
“有时候这些公司在订购起重机时并不知道这些起重机将在哪个地区工作。而在交货前几周,他们会突然打电话说‘顺便提一下,这台起重机将去北非工作,发动机排放标准必须是第三阶段的’。
“他们打这个电话时就好像发动机是即插即用的装置,实际上情况要复杂的多!这样做大大增加了供应链的难度,而2014年将会实行最终第四阶段排放标准,这又将对我们的供应链造成更大的压力。所有这些都需要及其小心谨慎的管理才行,这是我们面前最关心的问题。”
在严酷经济环境中生存的重要方式之一是能够将公司搬到工作所在地,这对大租赁公司来说当然不难做到。玛姆特负责欧洲项目的总监Kees De Rijk坚定地认为,不管欧洲现在的形势多么困难,如果努力了,总会找到生存和发展的机遇。
“我是相当乐观的,” De Rijk说。“我们的起重机目前分布在欧洲各个国家,其中市场最不好的国家是西班牙,但这并不奇怪。我们在挪威、法国、意大利、德国、荷兰和英国都有项目,这样的分布非常正常。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好多起重机都集中在德国的大电站,但现在起重机或多或少均匀地分布在各个行业,其中海洋行业要多一些,其次是一般民用工程、石化工厂和其他电力项目。我们的一些起重机整年都在风电场安装风力发电机,同时在陆路装卸海洋风力发电机元件。
“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困难的时期,面临着困难的环境。这些困难环境并不是我们所期望的,但到现在为止我们已在这种环境中已经生存了3、4年。这就是今天的现实。”
对德国制造商森尼博根来说,2011年看来还比较稳定,重型履带起重机和伸缩臂履带起重机的销售量没有大的提高或下降。
一个稳定的德国市场在2011年对这家公司来说特别重要,著名的市场营销总监Michael Ibarth认为,这家公司在2012年可以做到小幅提高营业额和销售数量。但他指出,大部分增长也许来自海外,但这起码可以维持公司在施特劳宾工厂的高产量。
“从市场上得到的信息表明,西欧市场已经几乎跌到了谷底,市场的整合也搞得差不多了,看上去许多制造商已经能够应付目前的市场形势了。
“我们2011年在西欧的表现还算过得去,但我们大半市场位于东南亚和韩国,那里的市场更加满意。我们在南亚确实有一些业务,在欧洲其他国家也有项目,但从满意的角度上来说,我并不认为西欧市场已完全恢复,有许多地方还在苦苦支撑。”
Cohet认为公司从海外销售的增加上获得了好处。他接着说:“2011年,我们的市场份额增加了20%,这是我们目前在西欧的情况。我们在德国生产起重机,出口到巴西、美国、亚洲、澳大利亚,威廉港工厂现在的产能是每年450台,不是所有这些起重机都留在西欧。”
这不是说德国市场2011年没有取得什么成果。据制造商马尼托瓦克和特雷克斯说,较大规格的自装式塔式起重机正在引起用户的关注,为那些准备投资的厂商提供了机会。
在今年的Intermat展览会上,利勃海尔和特雷克斯都将展示各自的新型自装式塔式起重机,其中特雷克斯的新型高性能自装式塔式起重机打响了试图称霸这一不断增长市场的第一枪。
特雷克斯的Rüdiger Zollonz解释说:“市场正在发生变化,我们对此有准备,这反映在我们参加Intermat展览会上的一个产品中。在自装式塔式起重机市场上,我们正向更大规格的起重机转化。我们将在Intermat上展出一台45m臂架带自爬升功能的自装式起重机。
“这种转化今年前就开始了,特雷克斯现在已经跨进了非常大规格的自装式起重机市场范围。这个市场范围历史上使用的是其他类型的塔式起重机,而现在用户越来越热衷于使用自装式塔式起重机。
“过去部分幅度、半径和高度参数都是由鞍座塔式起重机或平顶塔式起重机所拥有,而现在自装式塔式起重机也提升到了这些规格。再过一些时间就可以看见该类起重机推出更多的规格了。”
过去从历史的角度看,自装式塔式起重机只在欧洲拥有一小块市场,尽管目前人们关注着中国对风能零部件的垄断,但De Rijk仍认为再过几年最大的需求将来自于逐渐增长的风能行业。由于中国制造商从其政府那里获得大量的补助,其风能零部件常常卖出“白菜价”。
随着风机价格的降低,投入建设项目的建筑商由于预算吃紧承受着价格压力,唯一的办法就是将价格压力传给租赁商。
De Rijk说:“我认为对伸缩臂起重机来说一般是非常困难的,而对常规的履带起重机来说虽然也很困难,但不是太困难。在我们进入的市场上,履带起重机遍布整个欧洲,所以很容易组成合理的组合。
“5年前的价格是诱人的,但在今后的10年里,工作量将是不错的。最好是将欧洲的起重机数量减少30%至40%,价格肯定会上去!但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能做的是在价格仍然很低的水平上将起重机的利用率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