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西昌学院探索实施的“民族地区"3+1"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被四川省教育厅正式列为四川省本科人才培养创新试验区项目。西昌学院作为地处凉山民族地区唯一的新建本科学院,肩负着为地方培养人才的重任。凉山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使水利水电、冶金、矿产、汽车、城市建设、食品加工等领域面临极大的发展机遇,急需大量应用型工程人才。区位资源优势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为西昌学院工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强大的产业背景和发展先机。同时,也对工程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结合凉山民族地区实际,围绕民族地区“3+1”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想,学院工科专业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改革:
一、创新课程设置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依据“专业知识适度够用,实践技能着力强化,职业技能着力突出,民族文化素质新融入到工程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原则来设置课程体系,搭建4个平台,即专业知识平台、实践能力平台、职业技能平台、民族文化素质平台,体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体现课程整体优化、融会贯通、有机联系,体现对实践性教学和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视,体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办学理念。
二、加强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增加实践教学比例
要培养面向民族地区的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工程应用人才,必须培养艰苦创业的精神,必须坚持“学以致用”原则,强化实践能力的训练,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在“学以致用”原则指导下,构建实验、实习、实训相结合的工程类实践教学体系,减少验证性实验和观摩式、浏览式的实习实训,增加开放性、仿真性的实践、实际操作和顶岗实训,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比例。
三、突出职业技能训练,推行职业资格制度
强化职业规划教育,将职业规划指导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发挥班主任和全体教师在学生职业规划中的重要作用,减少就业的盲目性;在学生入校初期,初建启蒙的职业观念;在中低年级,帮助学生确立2—3个职业岗位;在高年级,帮助学生修订、完善、实现职业目标。本着着力突出职业技能的原则,推行职业资格证书。明确了工程类各专业职业技能素质的标准和职业证书的类型和等级,建立了实验、实习、实训的完整实践教学体系,搭建了各自的职业技能平台,实现了工程人才与社会岗位群所需的知识、能力、技能的有机结合。
四、搭建民族文化素质教育平台,突出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
该人才培养模式搭建起民族文化素质教育的培养平台,涵盖了民族文化认同教育、民族文化习俗教育、民族沟通交往教育、民族地区服务意识教育4个方面的内容,增强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包容及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培养学生与不同民族沟通交流的能力。
同时,将“面向基层、艰苦创业”的精神贯穿到学生日常的思想品德教育、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和毕业教育等环节,让学生牢牢记住他们面向的是民族地区和生产一线,他们未来将成为基层和生产一线的工程师,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奠定务实肯干的思想基础、塑造艰苦创业的优良品质,以突出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
五、进一步强化“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双师型”教师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鼓励专业与专业基础课程教师到企业、实训基地去锻炼;聘用一定比例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校外技术骨干和专家做兼职教师,充实教师队伍。
民族地区“3+1”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反映了新的“工程”教育理念,反映了高等学校工程教育改革的大趋势,反映了西昌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和人才培养的定位及目标,也反映了西昌学院自身的办学优势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