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2011年度“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排行榜”在北京揭晓,10家中国企业榜上有名,其中有3家进入全球10强。中国工程机械龙头企业——徐工集团居50强排行榜第7位,继续领衔中国企业。
这是徐工集团继2010年成为首家进入10强的中国企业(位居第9位)之后,在全球50强排行榜中的又一次跃升。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秘书长苏子孟对媒体表示,中国已超越北美、日本、西欧成为全球最大的工程机械市场,2011年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销售额有望突破5000亿元人民币,2015年行业销售额将达到9000亿元人民币。
徐工领衔中国企业
2010年,徐工不仅在规模和运营质量上实现突破性提升,更是开启了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蜕变的序幕。从过去靠规模、速度开始全面向靠品牌、品质、技术以及精细化管理、提高效益方向转变。
在被全球产业视为终极发展动力的“研发、技术体系打造”上,徐工通过利用全球技术资源,不断完善其技术体系和布局,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为了锁定“世界级创新”目标,2010年徐工大手笔投入7.3亿元人民币,建立了国家级研究中心——徐工研究院。研究院不仅是徐工未来业务的孵化器,为徐工输送创新性全新产品和技术,更为徐工搭建了一个具备世界级影响力的创新平台,强化了企业的行业领先地位,放大了徐工在“世界级标准制定”上的话语权。
在徐工技术创新能力突飞猛进的同时,一批代表中国甚至全球先进水平的产品——500吨级、1000吨级、1200吨级全地面起重机,2000吨级履带式起重机,12吨级中国最大的大型装载机,88米亚洲最高的高空消防车,第四代全智能路面设备等在徐工密集诞生。徐工集团“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可靠性、大型化”的“三高一大”产品战略正全面变为现实。
2010年,徐工在产业链体系、地域布局的排兵布阵上也更进一程,收购了2家发达国家关键零部件制造企业,并使其迅速融入自身产业体系之中。由此,徐工核心零部件体系得到进一步强化,困扰行业多年的零部件制约瓶颈也有望突破。
在延长、加粗产业链条的同时,徐工业务布局也空前强化。凭借传统优势板块——起重机业务,徐工目前已晋身全球移动式起重机产业亚军;在中国路面设备行业,徐工再度加冠;而在竞争激烈的中国装载机领域,徐工更是穿过“重重封锁”,市场地位、影响力全面提升。
为了进一步巩固既有优势,同时塑造更多的增长极,2010年至今,徐工在传统业务和以挖掘机、混凝土机械、重卡为代表的战略性业务上,“多管齐下”地施以重手。除了投资50亿元兴建超大型起重机制造基地,投资33亿元建立大型装载机、混凝土搅拌设备制造基地及挖掘机基地、环卫机械基地外,徐工还斥资119亿元,打造大型现代化重型卡车制造基地。
徐工在全球市场的拓展推进也“连点成线”,释放出更大的活力和竞争力。为推动国际业务发展,徐工4月份在上海奉贤投入百亿元人民币,建立出口产品制造基地。继在中东建立物流中心地后,最近,徐工又投入数十亿元人民币,建立巴西组装制造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