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用工荒”现象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特别是今年,“用工荒”不仅出现在东南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也表现十分明显。“用工荒”问题的实质是什么?究竟该如何认识?又该如何应对?为此,记者采访了长期研究农民工问题的相关专家就“用工荒”问题进行解读。
农民工输出大省新增劳动力预计两年后“见顶”
记者:“用工荒”现象反映出中国劳动力市场哪些深层次的矛盾?
辜胜阻:中国劳动力转移和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农村劳动力总量在减、结构在变、作用于劳动力转移的比较利益所形成的流出地“推力”和流入地“拉力”在弱化。
———从数量上看,我国农村劳动力总体上过剩,转移就业的压力依然较大,但供求关系上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一方面,目前我国处于剩余状态的农村劳动力已明显减少,我国农村劳动力的供给格局正在由“无限供给”向“有限剩余”转变。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1年《经济蓝皮书》指出,2004年到2011年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量每年减少13.6%。也有学者的研究表明,农民工后备力量每年相比于劳动力供给高峰时减少了600万人左右,2008年以来共计减少了2000万人左右。
农民工输出大省的统计数据和预测也反映出了这一趋势。根据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数据,近几年河南劳动力供应总量增速明显开始降低,已经从2007年的年新增劳动力200多万下降到2009年的不到110万,预计2013年至2014年将会“见顶”。另一方面,在农村剩余劳动力中,青壮年劳动力占比已经不高,未来青壮年农民工短缺的问题无法避免,这意味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释放空间已经比较有限。
———从结构上看,农民工阶层内部也开始出现分化,相对老一代农民工来说,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观点转变是当前中国劳动力市场面临的突出问题。经过20多年发展,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外出打工的老一代农民工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素质的退化,有所谓农民工“40岁现象”。他们接受的正规化教育程度比较低,就业过程中,企业往往努力压低雇佣成本,极少对农民工进行在职培训,人力资本的积累极其缓慢。因此,除了体力之外他们就没有任何其他资本可以交换。随着年龄的增加,老一代农民工“青春红利”逐渐折耗,素质不断退化。
农民工阶层分化的最突出表现是新生代农民工或称第二代农民工的产生,这一部分人占当前中国外出农民工总数的比例超过60%,已经是中国农民工群体的主体。一方面,他们表现出与第一代农民工不同的特点,对尊重、平等和社会承认有更多的期盼,特别是在择业观上对工作环境、福利待遇、发展机会及文化生活等有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企业在用工问题上在存在一定的偏向。据相关调查显示,目前相当一部分用工企业在用工年龄、性别甚至地域上设有各种限制,许多企业更倾向于招收二十岁左右的单身青年男女,这在客观上限制了劳动力的供给,从而加剧了劳动力短缺。
———从比较收益上看,农民工在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就业的比较收益差距正在逐步缩小,而生活成本差距越来越大。东部地区的吸引力日渐式微,大量的农民工选择就地就业创业成为新的趋势。一是随着西部大开发及中部崛起战略的持续深入推进,中央和地方政府近年来不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的投资力度,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力度也逐年加大,为中西部地区农民工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二是当前东中西部的农民工工资待遇差距已经逐步缩小。三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和贯彻落实,农村的福利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工流向东部就业的机会成本。四是进城农民工长期以来的劳动与所得、经济贡献与利益分享失衡。特别是农民工大规模异地流动带来留守儿童、妇女、老人等沉重的社会代价。
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
记者:与往年相比,今年的“用工荒”表现出哪些新的特点?
辜胜阻:“用工荒”现象是中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发生变化的突出表现,是值得高度重视的现象,它表明农村劳动力的供给格局正在由“无限供给”向“有限剩余”或正向全面短缺转变。“用工荒”现象最早在2004年开始受到媒体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当时主要反映的是春节期间东部沿海地区出现的劳动力短缺问题,是局限于一定范围和特定时间段的现象。近年来,“用工荒”问题越来越严重。特别是今年以来,形势变得更加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