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视点 » 正文

柳工 技术创新领跑中国装载机行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2-13   作者:工程机械网www.86cm.netwww.86cm.net摊铺机网

创建50年来,柳工引领行业潮流,让人惊喜不断。从1966年我国第一台经过专家鉴定的轮式装载机Z435落地,到2004年填补国内外空白的首台高原型特种装载机ZLG50G诞生,柳工创下“第一”早已司空见惯。全国装载机行业推出的第一台新产品,大都出自柳工。

一个地处欠发达地区的西部国有控股企业,竟能在跌宕起伏的工程机械市场中冲破实力雄厚的跨国巨头和快速崛起的民营企业的重重包围,从一个普通工程机械国有企业成长为中国工程机械的“排头兵”——柳工的传奇经历,曾被业界专家冠以“柳工现象”加以研究。

柳工何以领跑中国装载机行业?“一个关键因素是柳工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柳工董事长王晓华说,“技术创新是柳工创建50年来一直占据行业领先地位的法宝”。

视技术创新为立业之基

“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只有技术研发到了一定地步,我们才能够去卖品牌;技术标准你掌握了,你就能创造更多的利润。不然,企业永远处于打工的地位。”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王晓华曾接受记者专访,呼吁国家集中财力扶持有条件的企业加快技术创新,以增强装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

可以说,柳工视技术创新为立业之基,始终把技术创新摆在了品牌建设和资本运作的前面。而且,在外资跨国巨头虎视眈眈国内工程机械龙头的时候,柳工更是立足技术创新主动担当起振兴中国民族装备业的重任。

柳工是由研发轮式装载机起步的,在1966年10月1日试制成功了中国第一台通过专家鉴定的轮式装载机——Z435,从此开启中国装载机历史新纪元。但是,中国的民族品牌自上世纪末以来遇到了严峻挑战。

作为全球第二大工程机械需求市场和生产大国,中国吸引了众多的海外跨国公司。到2005年底,全球前十位的工程机械跨国企业先后进入中国市场,掀起了“国际并购”的热潮,民族工业的大旗在“廉价掠夺”的并购浪潮中摇摇欲坠。

柳工也曾在欧美跨国巨头拟收购企业名单之列。但柳工始终明确表态:合作可以,但柳工必须控股,柳工品牌独立发展。

柳工的自信来自技术创新的积累,其中包括大力引进国外的技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柳工通过设立合资公司等方式,先后从美国卡特公司、美国凯斯公司、德国ZF公司等企业引进了挖掘装载机等相关技术。

从模仿创新到技术引进创新,再从技术引进创新过渡到自主创新,柳工在跨国公司不断渗透扩张的形势下,近年来大力倡导自主创新,技术创新不断升级。先后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三代代表产品G系列轮式装载机、填补国际和国内空白的高原型装载机及大型轮式装载机;采用全功率负荷传感控制的CLG906挖掘机通过国际CE认证,为“柳工造”进入欧洲市场争取到了“签证”。

由于装载机主业不被外资控制,柳工的装载机产销量已经居世界第二,成为在国际市场很具竞争力的产品;由于挖掘机产业在谈判中坚持控股地位,柳工已逐渐把挖掘机培育成为一个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品牌产品。

柳工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罗维介绍说,柳工装载机产品技术在同行中保持领先地位,目前已成功推出了中国第三代代表产品G系列轮式装载机、填补世界空白的高原型装载机和6吨至10吨大型轮式装载机,以及满足欧美高端市场的系列环保型装载机。其中,机电一体化高原型装载机在2003年获得了行业的第一个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这都是柳工坚持自主创新的最有力证明。

在技术创新支撑下,柳工产品在外资品牌夹击中不断开疆拓土。柳工已连续两年进入世界工程机械50强。2007年,装载机产销量超过了全球标杆卡特彼勒公司,位居世界第二,确立了自己在国际市场的“话语权”。

2008年9月,CLG899Ⅲ在柳工诞生,填补国内行业十吨以上大型机空白,再次证明了柳工强大的研发制造能力。


编辑推荐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信息
 
 
摊铺机 摊铺机网 摊铺机配件 摊铺机租赁 摊铺机维修 摊铺机技术 摊铺机企业 摊铺机行业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留言 | 广告服务
热线:0516-85655591 客服QQ:1610800691 ,1971739258 ,1914602359 。QQ交流群:146223857 邮箱:1971739258@qq.com
©2008-2010 TPJWWW.COM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