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中国一重大件产品运输的壮观场面被视为民族装备工业极端制造能力的展现。然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中国一重地处偏远、远离产品供需市场、运输成本居高不下、采暖费用有增无减等问题,已成为制约企业持续发展的“瓶颈”。
那么,中国一重可持续成长的空间究竟何在?重型装备制造的专业定位和区域布局怎样才能与自身做强做大的成长战略相匹配?
走出去,让中国一重多年积淀的重大成套装备技术资源优化配置,充分利用东北、华北、华东乃至京津地区的更大产业集群优势,创造更大的产出效益。中国一重的决策者们首先把调整产业战略布局的目光投向大连。建立自己的出海码头,整体迁移设计研究院和市场营销部,依据专业化生产定位,开辟核电和石化容器设备制造基地。
历时10年,5000吨级深水码头、七连跨重型钢结构厂房、大型探伤室和热处理炉如今已在大连市甘井子区棉花岛相继建成。中国一重审时度势,适时提出“大型石化容器及百万千瓦级核电一回路主设备制造建设项目”,这一项目是依据“专业化+基地化”的产业发展策略,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下,对原有核电石化装备生产基地制造能力的强化和升级。项目达产后,大连一重将成为我国最大且国际一流的大型石化装备、大型先进核电一回路主设备本土化的制造基地。
改革开放30年来,开放式自主创新使中国一重核心竞争力不断强化,一批市场前景好、技术附加值高的新产品成果急需实现产业化,而公司总部所在的富拉尔基因产业定位和产能所限,难以满足公司新的经济增长需求。此外,公司大部分主导产品已进入成熟期,亟需培育换代产品,而产品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生产也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所以,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建立新的制造基地,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起伏多变的市场需求,已如箭在弦,势在必发。
天津,其滨海新区以明显的区位、政策、人才、融资、配套等诸多优势吸引了海内外众多知名企业的投资欲望。2003年,承担新材料、新工艺开发重任的由中国一重组建的天津重型装备工程有限公司落户于此。
经过几年的谋划和建设,中国一重天津滨海制造基地正一步步地从蓝图变为现实。随着占地20多万平方米的四大工业联合厂房、露天装配场地和相关配套设施的陆续就位,一个集成了多工位压力机生产线、成套薄板轧制生产线等众多优势新产品产业化生产能力的大型成套产品基地呼之欲出。这个以“多元化+系列化”产业布局策略为指导、与中国一重重型技术装备国家工程中心相得益彰、互为补充的生产基地,将使中国一重重大技术装备的系统成套和技术集成能力大为提升。
在解决“瓶颈”问题、实施外延式发展的同时,如何更好地发挥富拉尔基基地的优势?最根本的核心竞争力究竟何在?大型铸锻钢的生产制造能力才是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和垄断,提高成套产品生产能力,满足大、精、尖需求的核心问题,而富拉尔基特有的地理位置和中国一重的热加工能力正是发展铸锻钢产业的优化组合。
中国一重根据国家大型铸锻件国产化战略部署和企业自身产业升级的需要,面对国内外相关市场的旺势需求和自身比较优势,适时提出了建设国际一流铸锻钢基地及大型铸锻件国产化技术改造项目。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他们对富拉尔基大型铸锻钢制造系统进行全面综合技术改造。项目达产后,中国一重的钢水生产能力由改造前的年产25万吨增加到50万吨,其生产能力等级将达到“7654”的世界极端制造目标,即:一次提供钢水700吨、最大钢锭600吨、最大铸件500吨、最大锻件400吨。一个以核电、电站转子、轧辊、曲轴、石化容器等为支柱产品的中国一重大型铸锻件基地建成。
把富拉尔基建成世界一流的铸锻钢生产基地,在大连建成世界最大、最具竞争力的核电和石化容器设备制造基地,在天津建成世界最大的成套产品生产基地。2007年年底,中国一重总经理吴生富提出的这一宏伟的战略目标标志着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方针指导下,中国一重产业区域战略合理布局及全国范围内资源优化配置格局的初步形成。中国一重正向着塑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重”品牌,成为以强大的重型装备研发能力为支撑的,具备为国民经济骨干行业提供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商的目标奋进!
国际动态 网友妙论 专家专栏 | 加工常识 模具 机床 刀具 |
新奇特 经营感悟 商机提示 知识 | 塑机 包装机械 农机 化机 纺机 |
成功故事 市场行情 数据分析 | 风机 泵阀 阀门 通用零部件 轴承 |
经营指南 机电预警 机械英汉对照 | 电工电气设备 专用设备 焊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