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中国的造船业交出了一份亮丽的“答卷”——造船完工量、新承接船舶订单量、手持船舶订单量这三大指标均超越韩国,成为世界造船第一大国。
欣喜之下,亦有隐忧。熔盛重工执行总裁陈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产量上看,中国造船业已经是全球第一梯队了,但从技术含量上讲,我们相当多的产品还是低端船型,真正高端的还是比较少。”
和国际造船强国相比,中国造船业的主要短板是工艺水平相对落后,管理效率不高。“从单个产品上看,与国际最先进的船型差距不大,比如熔盛重工建造的‘海洋石油201’,外高桥船厂建造的‘海洋石油981’,以及沪东船厂建造的LNG船,都是国际最先进的,但问题的关键是,你是花了多少时间,多少代价造出来的。”陈强说。
记者此前曾在外高桥船厂参观“海洋石油981”,项目组负责人介绍,虽然“海洋石油981”的工期严格按照预定计划向前推进,但所需工时却大大超标,这也印证了陈强的观点。
以熔盛重工为例,陈强认为,中国的主要船厂必须要向综合性、大型化转型,走多元化发展道路,“这里的多元化,其实还是聚焦在高端装备制造业,它们的核心还是相同的,有些研发、技术平台甚至可以通用。”
去年11月19日,熔盛重工成功登陆香港证券交易所,共发行17.5亿股H股,集资140亿港元,成为当年香港资本市场上仅次于友邦保险和农业银行的第三大IPO。熔盛重工在2005年刚刚成立时,主要从事造船业务,此后逐渐衍生出了海洋工程、动力,以及工程机械这三大板块。不过,根据其在香港上市前夕发布的招股说明书,截至2010年第三季度,造船在熔盛重工的销售收入占比仍是“绝对大头”,达到94.5%,海洋工程、动力,以及工程机械占余下的5.5%。
对此,陈强解释说:“造船板块起步早,所占的比重较大,未来虽然总量还会继续增长,但比例肯定会下降,希望在5年后达到50%左右,其他板块会有高速增长。”
其中的动力设备生产基地位于合肥,主要生产船舶低速柴油机。本次IPO募资中,20%的资金投向该板块。未来将计划生产中速、高速发动机,配套自己生产的海洋工程设备,以及工程机械,形成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