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求学时光,雷云鹏说的最多就是“好就业”。为实现这个目标,雷云鹏还把自己泡在了实习场,有时候他一抬头就发现时间已经到了半夜,这才匆匆地走回宿舍。这在当时,他的内心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好好学,为了以后能有一口饭吃。
直到大二那年的沈阳青年杯比赛。凭着手中的锉刀和台钳,雷云鹏通过一个四方的镶嵌套加工,站上了第三名的领奖台。四小时连续作战的疲惫和赢得荣誉的成就感一起包围着他,让他心中第一次有了另一种想法:“我觉得这些工件很精致,感受到了一种工业美。”从那以后,为了“一口饭”的稚嫩少年真正爱上了钳工,这也带给了他更多的愉悦感和成就感。
用手去与铁打交道,需要一把子力气,更需要沉浸其中。忘记枯燥与辛苦,全身心地投入在各项练习中,细细感受它的美感,让雷云鹏的技术越来越娴熟。现在的雷云鹏,工件加工精度达到0.003毫米,也就是一根头发直径的1/25,这是连机器无法实现的。
手中的工件需要细细琢磨,工作中的任何一件事他也细细琢磨。
初入公司,作为普通钳工,他琢磨着特殊工装的改进;当了主任,他就琢磨着本中心的油料添加方法。改善的32项生产工艺、同比降低45%的油料管控,缩短30%的装备周期,无一不是他琢磨出来的成果。
带徒弟时,他也在不停琢磨将知识传承下去。“有些小孩平时娇生惯养的,学技能的动力不足,给人的感觉就是不好带。”雷云鹏却不这么认为,他自有一套办法。他首先就问徒弟:“你们想不想跟我一样?”大家自然是愿意的,于是,雷云鹏再根据他们各自特点量身制定成长计划,取长补短,让每个人的成长都系统化。说来也奇怪,这群孩子有时候不听父母的话,师傅的话却句句都听了进去。
时代呼唤匠心归来,振兴需要工匠担当。当雷云鹏手捧“盛京大工匠”的奖牌站在舞台上,突然就感受到了这句话的重量。从“为了一口饭”到沈阳首批“大工匠”,雷云鹏从每天反复8000次的挫削中悟出工业之美。
如今到了2018年,这正式他工作的第10年,如今,他又开始琢磨着公司生产的方方面面,如今,他从公司到沈阳市的技术标兵,从赛事状元到“大工匠”,他将自己在平凡的岗位上打磨得越发焕发出不一样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