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是三一重工的出发年,公司在这一年开始谋划集团化发展。两年后,向文波加入三一重工团队,建议公司从涟源搬到长沙,并进入工程机械行业,得到梁稳根深深的认同。1993年,公司改名为三一集团,下设三一重工和三一材料,总部也如建议的迁至长沙。
也是在那时,三一重工和普茨迈斯特出现交集。梁稳根整整等候一天一睹普茨迈斯特产品的故事,就发生在次年的工业展上。除了普茨迈斯特,卡特彼勒、小松、日立建机、利勃海尔等国际品牌也纷纷进入中国,抢占了90%的市场份额。中国市场,成为竞争最激烈的国际化市场。
最初几年,梁稳根和他的伙伴们一直是在痛苦的折磨中度过的。在三一重工草创时,首批6台拖泵产品卖出去没多久就被退了回来,因为配套的核心产品液压控制系统不过关,拖泵存在质量问题。当时能提供拖泵液压控制系统的供应商一个来自日本,一个是贵阳的一家公司,但三一重工买不起日本货,而贵阳的公司在计划自己造拖泵也不可能给三一重工长期供货。连续三年,三一重工拖泵迈不过技术门槛,现金流面临枯竭,销售也十分困难,集团的领导几乎全部出去跑订单。
为了破解技术难题,1995年6月梁稳根奔赴北京找到老乡,北京自动化研究所液压中心系统室主任易小刚(现为三一重工常务副总裁)寻求帮助。易小刚是一个技术派,有靠技术实现理想的抱负。他与梁稳根虽然理想不同,但对事业的热情毫无二致。3个月后,易小刚以技术合作者身份加盟三一重工。
实际上,之前易小刚并没有接触过混凝土拖泵。从头做起的易小刚,从每一个技术细节掌握和改造混凝土拖泵。他先是将混凝土拖泵传统的高低压切换管线改为阀门装置,在这个改造过程中,还发生了一件事。当时,车间主任和员工都不同意易小刚的新设计,直接阻碍这项技术的验证。梁稳根得知后,将所有相关人员叫到一起,他问易小刚:易工,你认为这个行不行?易小刚回答说:肯定没问题,我们不能因为国外是这样,就一味模仿,那是没有突破的。行。就按你说的做。梁稳根力挺易小刚。由此,三一重工有了自己的第一个专利。易小刚的技术带头人的地位也不再有非议。
随后,易小刚开始攻关混凝土拖泵核心技术液压控制系统。依然是从零开始,通过了解该系统每一个元件的功能重新设计,为解决标准化生产问题,所用零部件全部采购自市场。不到30天,三一重工自己的混凝土拖泵液压控制系统面世。1995年底,三一重工型号为60A的混凝土拖泵调试下线。
三一重工混凝土拖泵的突围之作,只是三一重工和梁稳根跌宕历程中的一个小缩影。而三一重工每一次扩展新产品线,都会以外资巨头为假想敌,因为对手的高度决定了自己的高度。
在建筑机械中,400米以上混凝土泵送技术曾长期被德国垄断。2000年底,三一重工泵送就用于新鸿基集团筹建的高达406米的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在卡特彼勒、日立、小松等美日韩企业盘踞的挖掘机市场,三一重工在2003年组建了主做挖掘机的三一重机,梁稳根给予三一重机特别通行权采购研发和生产设备可以直接找他签字。到今年一季度,三一挖掘机市场占有率近18%,将卡特彼勒、小松等远远甩在了身后,继去年之后稳居市场第一。
目前三一重工已全面进入工程机械制造领域,主导产品为混凝土机械、筑路机械、挖掘机械、桩工机械、起重机械、非开挖施工设备、港口机械、风电设备等全系列产品。其中,混凝土机械、桩工机械、履带起重机械为国内第一品牌。
多年来,梁稳根率领的三一重工始终坚持自主创新的道路,为中国工程机械赢得了国际声誉。目前,三一重工拥有国家级技术开发中心和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共申请专利4141件,授权有效专利2211件。两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其中三一重工技术创新平台荣获201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是建国以来工程机械行业和湖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也是工程机械行业获得的国家级最高荣誉。
而三一重工的创新能力背后,是梁稳根对研发投入的高度重视。梁稳根说:每年我们将销售收入的5%-7%用于研发。而且,研发资金不封顶,研发投入是世界级水平。
挑战世界最好水平,自主研发、自主创新,成就了三一重工中国最大、世界第6的工程机械制造商地位。近年来,三一重工连续获评为中国企业500强、工程机械行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最强企业、福布斯中国顶尖企业、中国最具成长力自主品牌、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标志性品牌、亚洲品牌50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