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在很多流水化工序上可以取代传统人力,同时兼具缩短生产周期、便于从事高危高强劳作等优势,是推进工业4.0必不可少的“螺丝钉”。发达国家的市场经验证明,使用工业机器人可以降低人力成本与废品率;采用工业机器人还可以改善劳动条件,提高生产效率,提供更可控的生产能力,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提高零件的处理能力和产品质量等。
根据IFR(国际机器人协会)统计,2015年中国的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为每万人30个,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2015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为7.5万台,同比增长23.7%,主要用户为汽车生产商。《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2020年国内工业机器人销量力争达到15万台,2025年和2030年的销量目标分别为26万台和40万台。
机器人产业链分为上游的核心零部件、中游的机器人本体和下游的系统集成三部分。付立春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上游五大关键零部件分别为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目前这些核心部件多数依赖进口。中游和下游的竞争激烈,存在低端产能过剩的情况。在此背景下,具备优秀研发和管理团队的公司有望脱颖而出。
3D打印就是“增材建造”。通过三维数字模型设计和多种打印技术的结合,实现材料层层叠加以得到三维物体。3D打印最大的优势在于处理复杂结构和个性化生产,并延伸出流程优化、减少损耗、满足应急需求等优点。从成本和技术考虑,3D打印并不是对规模制造的颠覆而是补充与完善。
3D打印产业链分为上游的材料、中游的设备和下游的服务。国内材料、设备与国际水平差距较大,低壁垒的成品制造服务环节是最易快速发展的环节,需要企业复合本土优势、发掘下游需求。下游需求中,军工和航空航天领域最为迫切,率先得到产业化应用;工业制造领域的应用主要在前期研发和样品试制、复杂零件生产和产品修复;生物医疗有广阔的个性化需求空间,目前主要用于口腔领域;而消费及需求仍需要长期的市场培育。付立春认为,目前3D打印产业有点类似2010年的新能源汽车,国内市场刚起步,标的公司少、收入小,概念性强,需要政策红利以及关键下游应用的驱动引发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