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一线,探访三一智能制造
当天,一行人首先来到亚洲最大的智能工厂——三一重工长沙产业园的十八号厂房。在三一重工高级副总裁贺东东的带领下,参观了十八号厂房内泵车自动化生产流水线。
三一是国家智能制造首批试点示范企业,18号厂房里的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完全由三一自主研发的装备控制系统、核心零部件等,让记者们充分感受到了三一智能制造的实力,大呼过瘾。
随后,他们来到三一企业控制中心ECC,了解到三一通过远程控制系统,可以在千里之外实现对一台机器的精准定位,并且可以实时看到机器的运行状况,对问题进行预警。同时,借助该系统每台设备通过控制器、传感器和无线通讯模块,与物联网大数据后台连接,每挥动一铲、行动一步,都形成数据痕迹,这构建起三一的大数据基础。
贺东东介绍,此套系统最初是三一出于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服务的目的构建起的,彼时还没有“物联网”的概念,但该系统已基本实现了物联网的功能。目前,每天都有20万台设备数据实时上传,不仅指导三一的生产、服务和企业运营,还成为国家宏观经济的重要参考。
听到这里,现场媒体对三一从“制造”升级为“智造”,有了更直观的认识,纷纷表示三一重工是“中国制造”的骄傲,并发布微博推介三一。来自中宣部的副巡视员殷汝涛对三一赞赏有加,他说,三一重工是当之无愧的制造“国家队”。
对话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
在之后举行的座谈会上,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与媒体“国家队”面对面对话,回答了他们关心的问题。
关于智能制造,向文波指出,企业要做到产品智能化和生产体系的智能化。他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人有眼睛,可以看得到,人有皮肤,可以感知外部变化,还可以表达和交流。设备如果能像人一样,实现自我判断、人机交互、互联互通,这是产品智能化。而一个智能化的生产系统是柔性的,一旦外部环境变化,它应该有响应能力,当产品质量出现问题时,应该能够自我检测和自我修正。
向文波认为,三一的产品智能化和生产智能化走得很超前,公司有两个智能研究院,专门解决设备的智能化。在生产体系里,三一的工厂大量采用现代生产技术,包括计算机控制技术、自动生产方法、机器人、无人值守加工中心等。
向文波所理解的工业4.0,是通过生产、管理、运营的信息化,通过大数据,建立工业物联网平台,支撑企业的研发、生产、服务及运营效率的提升,实现企业业务从传统制造企业向制造加服务型企业的转型。他认为,在传统的离散型、小批量、多品种的装备制造行业,三一的信息化建设走在前列,三一重工的厂房是全世界装备制造4.0的超级版。
向文波说,目前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但与制造业强国还有距离。真正能在全球被接受的品牌是凤毛麟角,与我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不相符。中国需要培育大量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企业,三一将在这个过程中发挥自己的力量。
当有记者问,能否对三一的2025进行一个展望。向文波回答,三一将借助“中国制造2025”的政策东风,全面实现物联网平台、数字化和自动化。而公司的整体目标是:企业盈利能力大幅提升;产品竞争能力大幅提升;成为一个真正的国际化品牌。归根到底,三一要为中华民族贡献一个世界级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