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行业相关数据可以看到,现如今保险业的蛋糕是又香又大,实业大佬们都想吃上一口。好吧,我们看看这些大企业进军保险界到底有什么好处可捞呢?
首先,2014年新“国十条”出台,鼓励资本参与发起设立各类保险机构以及加大推动健康产业、养老产业发展,这让实力雄厚的企业嗅到了商机。加上去年各大保险公司“有钱任性”的疯狂举牌,让各大企业“大开眼界”,既看到了保险公司的“威力”,又看到了保险行业的资金优势。
再者,一些企业希望通过保险渠道获得保费,来反哺自己主业。与银行贷款、社会融资相比,保费获得更为直接,成本更低,而通过保险融资之后的资金可以用于实体产业上。事实上,在股市中的一些保险公司的关联交易就体现在大股东的这一用意。
最后,部分企业希望试图将本公司优势与保险业结合,向健康产业挺进,卖保险成为其赚钱的另一途径。如参与设立融盛财险的东软集团(600718,股吧)就表示,将充分发挥公司在汽车电子/车联网、医疗健康等领域积累的海量数据与行业优势,充分释放东软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积累,与东软原有优势业务形成互动。
当然有利也有弊,如果保险界真的是百利而无一害的话,相信大家都会去做,但是大家在投资前,是一定会将弊端首先想好的。
第一,社会资本在进入保险行业若都抱着“捞一票就走”的心态,那肯定是不行的。进入保险行业必须要做好扶危济贫、雪中送炭的准备。此外,即使是正常运营的保险公司开办10多年无盈利的也不在少数。所以,保险行业并不如各路企业所看到的表面上那么美。
第二,拿个保险业牌照的概率,比新股IPO都低。并非谁都能通过保险这一独木桥,尤其是申请牌照的路仍然漫长。中国保监会主席项俊波近日公开表示,目前已有200多家企业在排队申请保险牌照,这个量几乎和目前已有保险公司的总量相当。去年至今,只有15家保险公司获批筹建,另有3家公司被保监会给予“不予许可”的批复。
第三,目前大型保险公司在保费和投资端理念早已趋于成熟,这一趋势对于未形成竞争优势的中小险企影响更大。而随着,保险新设主体的快速增加,必然会导致行业竞争加剧,这可能会使一些新设保险公司为冲规模,大力开发高利率的投资型险种,而在当前低利率环境下,给新设保险公司带来融资成本压力。
实业大佬都热衷投资保险业并不奇怪。当下保险行业具有赚钱快、融资成本低等吸引力。同时,实业大佬们进入保险业主要也是希望能够更有利于主业的发展。但实际上,保险业兼带公益性的同时,也具有较大的风险性,而且业内竞争也会日趋残酷。所以,并非如企业大佬们想像的那样,保险业是可以“捞一票就走”的地方。事实上,各路资本进入保险行业还是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如果大家都进入保险业,那么保险业的竞争也会加大,所以说,保险业的钱也是不一定好赚的,关于其投资、建立公司等等一系列活动是需要非常慎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