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制造”向来以质量闻名,对于标准的依赖、追求和坚守,必然导致对于精确的追求。而对于精确的追求,必然反过来提高标准的精度。德国人的精确主义,必然会带入其制造业。精确主义直接给德国制造带来了精密的特性。相比之下,中国语言中的“差不多”,既表现出中国人的“不确定性”,也显示了“中国制造”的模糊性和随意性。
德国制造与“中国制造”的故事
企业走路,政府铺路,德国制造是国家战略。首先,政府重视制造业的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它的最大特色是个人、企业和政府的统一:科研人员出成果、企业出资本、国家出政策并负责对企业和科技界进行沟通和协调;企业承担2/3的科研经费,剩下的1/3由联邦政府和地方政府买单。其次,德国企业“小事大作,小企大业”,不求规模大,但求实力强。他们几十年、几百年专注于一项产品领域,力图做到最强,并成就大业。此所谓“大业”特指“大事业”,在业内有地位、受尊敬。这些大业者,有些今天仍是中小企业,例如:Koenig&Bauer的印染压缩机,RUD的工业用链,Karcher的高压专业吸尘器都是行业的全球领袖。“大”并不是目的,而是“强”的自然结果。
在行业内处于领先位置,或拥有数一数二的市场份额,或具备一马当先的技术优势,在公众视野内相对低调,年收入在50亿欧元以内——具备上述特征的企业被赫尔曼·西蒙教授称之为“隐形冠军”。这些“隐形冠军们大多从事制造业且极为专注自己的细分领域,在创新和研发上不遗余力,拥有出色的产品和服务,并且在全球化的进程中释放出巨大的竞争力。”所以,“中国制造”不应急于炒“概念”,而应静下心来把德国企业最传统的精华学会。简言之,中小企业要想做大,就必须专注,即在产品和业务上选择“做深”,而不是“做广”。
“质量是设计、制造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如果能关注每一个细节,就可以实现零缺陷的目标。”德国企业文化中总是把质量放在至高的地位,既不会因为追求先进而追求先进,也不会为“高大上”而“高大上”。这是德国企业的显著特点之一。如书中所言,“德国目前也不是所有企业都达到工业3.0阶段。德国企业的某些关键工序甚至停留在1.0至2.0之间。”比如,全球最大工程机械用关键零部件公司凯奥集团,其液压件铸件清砂工序,还由很年长的工人慢悠悠手工进行。他们为什么不采纳机械化、自动化甚至数字化呢?其中的奥妙值得思考。当然,德国制造业之所以长盛不衰的奥秘还在于“质量”和“创新”。
制造虽易,质量不易。当“工业4.0”上升成为德国的民族战略,“中国制造”的路在何方,也引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