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媒体”:改良策略的产生动因
作为中国互联网的风云人物之一,和讯网CEO谢文曾评价“全媒体”只是改良,而“新媒体”则是革命,其摧朽创新的深浅程度不可同日而语。尽管不断有人强调,网购传媒全媒体流程再造的核心应是内容流程再造,不仅要提供一般意义上的“更多信息”,而且应该是“更多有效的异质信息”,输送“立体式”信息。然而,这也许并不能成为“全媒体”取胜的“王道”。“全媒体”战略的本意在彰显媒体、媒介的作用,无论如何,信息仍是经由编辑把关后选择性呈现的,与受众依然是不对称的交互。而“新媒体”,如微博、SNS最大的区别即在于它已经形成一种平台,而在淡化媒体中介的身份,实现用户间的交互,每个人都可以向其他人传播信息。而“全媒体”即使对记者进行全方位“武装”,单枪匹马与群众路线之实力悬殊似乎亦不证自明。
“碎片化”似乎是对新媒体传播特征的有效注解,也成为经由系统编码的传统媒体不屑的软肋。然而,传统媒体的线性文本强调内部结构,即意义的会聚性,抑或某种主题,传播信息是井然有序的,逻辑严明、完整,却已经经过中介把关人的筛选,呈现的是部分真实,也是遮蔽后的片段真实;而漫游于网络超文本中,每次探寻之外总是存在新的可能性,形成了无数“意指链”(achainsignification),山外有山、峰回路转,众声喧哗中,网购传媒散落了各式信息,却于无意间更为接近本就无章的现实世界,新媒体呈现了真实,至少是真实的投影,有着非人工痕迹的完整面目。
上世纪西风东渐之时,士大夫曾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平衡各方利益进行有限改良。而现在的“全媒体”策略,也多少有这样传统媒介内容为主体,网购传媒新媒介形态为外核的雷同。既然如上述分析,传统媒体为何不索性全面变革?
网购传媒官方网站:http://www.maikemedia.com/ |